2007年9月12日

Relation between Land and People in Transition in Solomon Islands

Relation between Land and People in Transition in Solomon Islands



§ Prelude §

在大洋洲的研究當中,殖民主義、市場經濟與大洋洲居民的互動一直是人類學家感興趣的議題。在功能論、發展理論或依賴理論的影響下,早期人類學對於“原始社會”的研究認為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擴張,勢必造成原有文化的消失,因此,人類學者有一種去記錄即將消逝之傳統的使命。
然而,晚近的研究認為地方性文化是透過原有文化的思維方式,去理解資本主義的進入。如對於物的研究當中,發現物是可以被錯置(displaced)、去脈絡化(de-contextualization)、再脈絡化(re-contextualization);而金錢(money)進入當地社會時,M. Bloch與J. Parry認為在整個金錢流動與交換的整體過程(the totality of transactions),牽涉的是整個社會與意識型態的再生產,而不只是單一個人。因此,他們試圖要去探討原有文化如何去再現金錢(how an existing worldview gives rise to particular ways of representing money),金錢是具有道德性的(morality)。
因此,西方社會、資本主義與當地社會之間是有一個協調(negotiated)的過程,不是發展理論的悲觀性結論。
歐洲的大航海時期於16世紀開抵了美拉尼西亞,19世紀時荷蘭與法國等國在此地展開殖民主義的序幕,20世紀時現代國家開始形成。殖民主義、國家政策與跨國投資的影響下,土地如果不是被政府徵收,就是被跨國公司作為採礦或開發當地資源所利用。因此,在此幾十年當中,原本的土地被大量的移往他人手中。而在美拉尼西亞,被轉移的土地(alienated land)從17%(Fiji)到80%(New Caledonia Island)。另外,經濟作物的種植(如咖啡)也使得原本種植taro與yam主食作物的土地受到了擠壓。在這樣的影響下,土地問題成為當代美拉尼西亞的重要議題,更表現在法律訴訟上、戰爭增加的趨勢上(Knauft 1999;Schneider 1998;Sillitoe 2000)。
在這個過程當中,有趣的是當地人不只是被動地去接受政府或跨國公司的剝削。他們試圖去干預、杯葛跨國公司的利益分配,也迫使政府去重新思考原有的土地與投資政策。而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,牽涉到“族群”與“族群”之間的關係、地方與政府、地方與跨國公司之間的關係。另外,有趣的是在過程中,當地人是有意識地去思考他們的原有文化與傳統(kanstom),並透過原有的文化或地方知識去宣稱(makes claim to)他們對於土地的擁有權。在此,以Solomon Islands為例,加以說明。



§ Land Issues in Solomon Islands §

Solomon Islands位置新幾內亞東南方,主要由Choiseul、New Georigia、Santa Isabel、Malaita、Guadalcanal、San Cristobal這些大島所構成。過去被英國所領,1978年始獨立。
跨國公司的投資主要是在伐木業與漁業。在1963-1980s,大部份的伐木業由Levers Pacific Timber公司所獨占,主要是在政府的土地上進行開採。自1980年初,伐木業的開發,從政府的土地轉向當地傳統的土地(customary land)上,而傳統沒有被轉移的土地(alienated land)約占了Solomon所有土地的87%。再加上,當時Solomon政府許可了許多跨國公司的開發許可,使得伐木的情況在Solomon變得更嚴重,而這些跨國公司主要是亞洲的公司(如馬來西亞與印尼)。因而Solomon政府對於伐木業的依賴被強化。如在1990s時,伐木業占了政府出口額的34.5%,到了1993年,更上升到54.9%,到1994上升到56%,而這也佔了當年政府總營收的31%。然而,在跨國公司在開採的範圍伸入到傳統領域之後,造成了對於土地的紛爭,因此,在地方法院的訴訟之中,約有70%到90%的法律訴訟是在處理有關於土地爭執的問題。
而Solomon Islands的土地約80%~90%是屬customary land,因此,跨國公司進行開採,事實上是遇到更大的困難,因為他們所要去協商的不是個人,因為土地不是如同西方那樣的「財產」、「所有權」的概念。例如,Marovo Lagoon人的資產或土地(puava)是由一個可追溯共同祖先的親屬為結構的團體(butubutu)所共同擁有與使用。而土地對於當地人而言,也不是個功利的概念,也就是說土地可以帶來多少的收益。森林不只是一種可以轉換成金錢的商品化物品,對於當地人而言,森林是他們所居住的環境、記憶的連結、儀式舉行的所在地。


§ Culture as Construction §

在土地被政府或跨國公司剝削與商品化的過程當中,事實事,也牽涉到了文化的重新建構(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)。因此,人與地的關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,如Rodman定義land tenure時說“it is an ongoing process of negot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interests, a way of seizing or missing different opportunities, and a language for expressing degrees of exclusivity and mutual obligation”。
因此,在美拉尼亞的語言當中,發展出kanstom與kanstom blongiumi的概念,也就是說當地人在意識的層次上去建構他們對自我理解與認同,也進而使別人用這樣的方式或象徵去認識他們,因此,他們的認同是具有公開性的。透過對過於的考查與解釋,事實上,所關注的是現在,指引現在的生活與未來。並進而對抗現代化、跨國公司與資本主義對當地的剝削。
如在Malaita的Kwara’ae人的探討中(Burt 1998),Kwara’ae的領導人Samuel Alasa’a透過錄音帶,將自己的自身經歷,以及第一次來到Malaita的祖先的故事錄製起來,並將這樣的知識傳給他的兒子。這牽涉到個人的政治利益、地位與認同問題。而Kwara’ae人希望將這樣的口傳歷史被保存與文本化(documented)。並使得這樣的聲音,不只是在Kwara’ae被聽到,還希望在其它地方的人意識到Kwara’ae人的存在。事實上,內部成也具有不同的版本,因此,也引起了版本之爭。
而這樣的故事,在1940s年代被Kwara’ae的激進主義份子所引用,進而去形朔他們的族群認同與政治團結(political solidarity)。並宣稱他們是最早到Malaita開發的人的後代,以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剝削。到了1980s,以這樣故事為基礎的論述,使得有分離主義者(secessionist)試圖去宣稱一個Kwara’ae province的存在。
在這樣的故事中,Alasa’a透過對於男性祖先的追朔,論述在十四代到九代以前,Kwara’ae從Siale遷移到Tolinga,在Alasa’a有七、八代以前,又有一批人從Tolinga遷到Fairu,也就是Alasa’a所居住的地方。使得Kwara’ae人對於Fairu、Tolinga土地的使用與宣稱具有合法性。並透過Alasa’a自身在殖民時期的經歷,去述說Kwara’ae當地人的經驗與看法,而不是殖民主義者的看法。
對於Dunde人在土地爭議的訴訟中(Schneider 1998)。透過,對於系譜的宣稱,使得原有的土地與認同被消滅,並重新再建構。而區分成KLHL(Kazukuru Left Hand Land)與KRHL(Kazukuru Right Hand Land)。並使得伐木公司的作業受到了干擾。而Dunde又分成了三個派系。派系A透過宣稱New Georgia北邊的某一地的系譜性關係(Voramali-Vakorige的好兒-的後代),使得派系一得到了伐木公司給予的開採費(royalties)。而脈系B則宣稱他們是Qulamali的後代(Vakorige的女兒),因此,他們才是對於此地有使用的第一優先權。派系C則認為這一地的土地是大家都通以共用的。事實上,在Munda地區,系譜的追朔是可以透過父系也可以透過母系的(succession is both patrilineal & matrilineal)的,使得情況具有了歧異性(ambiguity)。
如Ernest所說這是一個“a discourse-centered political ecology”、“politics of difference”(Ernest 1999)。當地人透過,對於論述去強調他們對於土地的擁有權。並透過「傳統的策略」(如人地關係、親屬關係、神話或宇宙觀)去區別他群與我群,也就是一個inclusion & exclusion的過程(Ballard & Banks 2003)。因此,整個宣稱對於土地擁有權不只是一個經濟的理由,而是具有社會層面意義。而文化本身是具有彈性(flexibility),在「現代化」的過程中,透過自身的概念與「大環境」互動。


§ Finale §

因此,在Solomon Islands的土地爭議中,人們對於土地的使用權與所有權宣稱,不只是為了經濟的理由。在這個過程中,人與土地的關係、社會認同重新被創造(建立在原有的文化基礎上),並透過文化的重新創造,以回應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對當地的影響。在Solomon Islands的土地當中,約87%的是屬於customary land,因此,跨國公司需要不斷地的與地方協商,需要付予當地開採使用費(royalties)、營收的回饋以及對當地環境破壞的補償。當然,這也使得當地遇到了兩難的困境,也就是到底要經濟還是環境(上述的利益使得當地人可以去支付政府稅收、罰款與教育支出)。
另外,有趣的是,美拉尼西亞原本是一個無文字的社會。因此,如Ernest在對Onabasulu的探討中,記錄了三個故事與神話,而這樣的故事是被錄音起來的,並在非正式的場合之中,被重複地播放。而Malaita地區Kwara’ae的領導人Samuel Alasa’a透過錄音帶,將他自己的經歷、系譜與遷移不斷傳下去。最後,用文字記錄了起來。這牽涉到口傳與文字記錄的特殊差異。透過文字去記錄,使得Kwara’ae人在現代性中對於土地的宣稱中得到了合法性基礎。然而,用文字記錄,(與口傳相比)似乎更少了彈性,也就是說被固定化了。
Schneider說‘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ization of the ownership of natural resources……leading to an individual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’(1998:207)。然而,關於跨國伐木公司對於當地的回饋與補償所得到金錢,到底如何被利用、流動與交換,並沒有被討論到。例如,Stira對於Sri Lanka的Ambakandawila漁村的研究認為,當地進入市場經濟之後,金錢在當地的流動是具有性別意義,並展現了兩套道德觀。因此,在金錢的流動上,到底是有一個長期的目標(long-term aim)社會性(social good),還是只是短期的利益(self-interested),並如何在Solomon Islands中被表現出來,需要被討論,才能論定是否有Schneider所說的“individual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”。


§ Reference §

Ballard, Chris & Banks, Glenn
2003 ‘Resource Wars:The Anthropology of Mining’,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2:
287-313

Bloch, Maurice & Parry, Jonathan
1989 ‘Introduction:Money and the Morality of Exchange’, in Maurice Bloch & Jonathan
Parry(eds) Money and the Morality of Exchange, Cambridge:Cambridge University
Press


Burt, Ben
1998 ‘Writing Local History in Solomon Islands’, in Jürg Wassmann(ed.) Pacific Answers to
Western Hegemony:Cultural Practice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, Oxford:Berg

Douglas, Bronwen
1998 ‘Inventing Natives/Negotiating Local Identities:Postcolonial Readings of Colonial Texts
on Island Melanesia’, in Jürg Wassmann(ed.) Pacific Answers to Western Hegemony:
Cultural Practice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, Oxford:Berg

Ernst, Thomas M.
1999 ‘Land, Stories, and Resources:Discourse and Entification in Onabauslu Modernity’,
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1(1):88-97

FAO
2001 Land Tenure and Land Conflict in the South Pacific, Consultancy Report for the Food &
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

Kabutaulaka, Tarcisius Tara
2005 ‘Rumble in the Jungle:Land, Culture and (un)sustainable Logging in Solomon Islands’,
in Antony Hooper(ed.) 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acific, Canberra:
Asia Pacific Press

Naitoro, John
2000 ‘Mineral Resource Policy in Solomon Islands:The “Six Feet” Problem’, Pacific
Economic Bulletin 15(1):132-142

Pinholt, Jens
1998 ‘Identity Construction as a Cooperative Project:Anthropological Film-making with the
Vaiakau and Fenualoa Peoples, Reef Islands, Temotu Province, Solomon Islands’, in Jürg
Wassmann(ed.) Pacific Answers to Western Hegemony:Cultural Practices of Identity
Construction, Oxford:Berg

Roseman, Marina
1998 ‘Singers of the landscape:Song, History, and Property Rights in the Malaysian Rain
Forest’, American Anthropology 100(1):106-121
Schneider, Gerhard
1998 ‘Reinventing Identities:Redefining Cultural Concepts in the Struggle between Villagers
in Munda, Roviana Lagoon, New Georgia Island, Solomon Islands, for the Control of
Land’, in Jürg Wassmann(ed.) Pacific Answers to Western Hegemony:Cultural
Practice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, Oxford:Berg

Sillitoe, Paul
2000 Social Change in Melanesia Development and History, Cambridge:Cambridge
University Press

Steward, Pamela J. & Strathern, Andrew
2002 ‘The Solomon Islands’, in Andrew Strathern etc.(eds) Oceania:An Introduction to the
Cultures and Identities of Pacific Islanders, Durham:Carolina Academic Press

Tagini, Phillip
2001 ‘The Effect of Land Policy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n the Solomon Islands’,
Journal of South Pacific Law 5:1-11

Wassmann, Jürg
1998 ‘Introduction’, in Jürg Wassmann(ed.) Pacific Answers to Western Hegemony:Cultural
Practice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, Oxford:Berg

沒有留言: